肝癌早筛液体活检前瞻性队列最新大规模研究数
2021年,癌症早筛市场的产业和资本热度全面升温,产品也从技术研发阶段加速迈向了临床转化期。
前瞻性队列研究可保证产品在真实世界中的性能,是癌症早筛产品实现临床转化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液体活检癌症早筛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着。
2019年3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精准医疗企业泛生子合作完成的一项癌症早筛研究成果发布于《PNAS》。伴随着该里程碑式事件——中国首个肝癌早筛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的发布,HCCscreen首次亮相。
由于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展现出优异性能,2020年9月,HCCscreen再次达成里程碑——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成为中国首个获此认定的分子诊断产品。
时隔半年,3月25日,HCCscreen又一次完成肝癌早筛液体活检前瞻性队列最新大规模研究,该数据如下:
截至2021年2月,泛生子完成了对1615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的随访。数据显示,HCCscreen实现了88%的灵敏度与93%的特异性。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肿瘤大小分类的研究结果。在HCCscreen诊断出的肝癌患者中,49%处于早期阶段,肿瘤小于3cm,而这些患者的预后效果预计会远优于晚期患者。对于小于3cm的肿瘤,HCCscreen的灵敏度为85%;对于3cm到5cm的肿瘤,HCCscreen的灵敏度为96%。
放眼全球,癌症早筛产品正随着市场的火热而增多,面对琳琅满目的早筛产品,如何验证产品的真正临床价值成为焦点。动脉网从癌症早筛产品的注册上市流程出发,针对临床试验数据、底层技术研发、标志物选择等角度,衡量癌症早筛产品的价值。
?
前瞻性研究更贴近真实世界
癌症早筛产品的注册上市路径包括“底层技术研发-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审批上市”。
其中,回顾性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确诊后患者,入组人群数量小,研究难度也相对较小,但回顾性研究仅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参考,在真实世界应用中易出现数据偏差,不能准确表明产品在早筛上的价值。
例如,2018年美国一个著名研发团队在世界一流期刊发布了一篇泛癌种早筛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在回顾性队列中实现了高达60%-99%的灵敏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但之后,同样的研发团队使用同样的试剂盒,又发布了一篇基于前瞻性队列癌症早筛的成果,灵敏度却只有30%。
因此,癌症早筛产品想要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应用,成为“早筛”级别的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主要研究对象为尚未确诊的高危人群,入组人群数量多,资金投入大,随访时间长,能够模拟癌症早筛产品在真实世界中的性能。
国外不少癌症早筛企业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美国肠癌早筛先驱Exact Science旗下产品Cologuard也是经过了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最终成功上市。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ologuard比FIT在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腺瘤和无蒂息肉锯齿)的检出方面更为敏感。结直肠癌检出率为92%vs74%,腺瘤的检出率则为 42%vs24%。
泛癌种早筛企业Thrive也在2020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前瞻性、国际性癌症早筛血液检测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检测了1万名无癌症史女性,在Thrive开发的现有血检筛查技术CancerSEEK的基础上,通过将血液筛查和常规筛查并用,研究人员能够将检测出的癌症患者数目翻倍,且筛查特异度提高到99.6%。
相比国外,国内癌症早筛行业起步较晚,但正凭借着国内丰富的样本人群和政策扶持奋起直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2020年,在国家药监局监督和指导下,中国首个癌症早筛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完成,诺辉健康旗下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依靠此研究顺利获批上市,填补了行业空白。
需要注意的是,“常卫清”基于粪便DNA检测,并不属于液体活检技术。国内液体活检领域至今尚无经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验证的癌症早筛产品获批上市,但这一领域并不缺乏优秀企业的身影。
泛生子是国内肿瘤精准医疗行业佼佼者,癌症早筛是其重点布局业务,公司正在针对肝癌、肺癌、消化道系统癌症开发癌症早筛液体活检产品。
早在2019年,泛生子就完成了全球首个前瞻性肝癌早筛研究,推动HCCscreen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2020年8月,泛生子和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了“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网址: http://www.ctllyyyyj.cn/zonghexinwen/2021/032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