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出台以来,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要求大学英语要根据目前的教学形势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各个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计划,以更加科学、系统以及个性化的要求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强调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由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将分级教学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为大学英语的发展提供理论化参考。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内涵
分级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实施分级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对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从内涵上理清关系,加以了解。从字面意思上看,分级教学主要是以分级的形式来实施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制订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教学方案,作用于实际的教学实际中。从本质上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语言学习和掌握上也存在差异,不同人具有不同的语言学习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明白语言学习的规律,以教学大纲为前提,根据学生语言方面的差异性,制订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辅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各具特色,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化依据
(一)i+1理论要求
分级教学从理论上来说,它的实行是有依据的,根据国外著名语言学者Krashen的i+1理论可知,分级教学对语言学习具有优势。Krashen的理论能有效支持分级教学的实施,他在其文章中提出“语言输入假说”,其中的i+1理论为语言学习的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i+1理论认为,要想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就获得理解性语言输入,换言之,人们要明白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什么,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而对于理解性语言输入,Krashen是这样解释的,他说,理解性语言输入也就是i+1的另一种称呼,i是学习语言的人当前的一种状态,而1代表高于当前语言状态的语言知识,当学习者遇到了比当前拥有的水平更高的语言知识,就用i+2表示,如果更低,就用i+0表示,这两种状态下的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掌握上相对来说较为困难,从而也就不能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充分理解i+1,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1]。除此之外,还应考虑诸如情感、动机、自信心以及焦虑等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二)语言及学习语言具有层次
从语言自身的发展来看,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具有层次,在语言的学习上也具有层次性,而分级教学也十分强调层次。一般而言,语言的表现形式是符号,由语言和语义构成,作为交际用途的语言主要通过词、句、句群来实现,不同语言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因此语言自身存在层次;同时,人对事物的认知也是一个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也是一个过程。乔姆斯基评估语言主要有两种,一是能力,也就是在本族范围内使用的语言;二是运用,换言之,本族语言主要发挥实际效用,乔姆斯基认为,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需要理解到语言的共知因素,包括语法、百科知识以及逻辑推理等因素,从而使得语言的学习具有层次。
(三)学生认知具有层次
教师在实施分级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调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分级教学。哲学上认为,人们关于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依旧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时便要尊重认知的规律,便于符合认知的层次,从而才能制订分级教学的教学计划[2]。
三、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层次的分级
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层次进行划分,早在很久之前,分级教学就已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实行过,而教学目标的制订就是参考不同的规定,有适合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课程要求,也有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层次的分级十分重要,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在学习要求方面,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处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制订的英语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对A层次的学生而言,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年限一般为两年,有“较高要求”和“一般要求”之分;对B层次的学生来说,两年英语学习后水平较低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求;C层次的学生将英语学习的时间控制在两年半,比其他两类的学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其次,在班级分班上,主要以高考的英语成绩为分班标准,A层次的学生有II班和普通班之分,II班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好,并且对英语学习具有极大的兴趣,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能力十分强大,剩下的多数学生进入普通班学习。对学习艺术和体育的学生而言,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个II班,剩下的学生进入C班,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学习的前提[3]。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网址: http://www.ctllyyyyj.cn/qikandaodu/2021/0301/653.html
上一篇:论笔译中法汉汉法的翻译理论及技巧
下一篇:理论问题的语境进入理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