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教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学习的普及,推动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才得以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效果[1-3]。为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况,本研究选择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对应的是养猪、养禽和牛羊生产岗位的必修课程。课程开课时间均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授课地点为学校和企业,授课时间为学期前8周。校外企业实习称为岗前实训,授课时间为学期后12周,是连接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可为畜牧兽医专业其他课程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启发思路和积累经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为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级138名学生。1班有24名学生,均为西部地区生源,主要集中在西藏、新疆和青海,民族有汉族和藏族,高考统招;2班有43名学生,省内生源,自主招生;3班42名学生,省内生源,自主招生;4班29名学生,省内生源,对口单招。
2.授课课程。授课课程有“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每门课程授课时数80学时,其中养殖内容50学时,疾病防治内容30学时。授课时间为2018年9—10月,为学期前8周,周课时数为10学时。学生总的周课时数为30学时。
3.授课方式。课务安排时,4个班级组成3个授课班级,分别为2班、3班、1班和4班合为一个班。授课时,每门课程均有2名教师担任3个授课班级的授课任务,分别讲授养殖和疾病防治内容。“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采用云班课进行教学,其他两门课程则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
4.考核评价和问卷调查。三门课程考核评价均按学校教务处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学期期末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在云班课上进行课程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考试结束后随即进行问卷调查。
5.统计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单位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1.有效学生数。4个班级,总共138人。从课程来看,此次期末考试中,三门课程缺考人数分别为1、1、2,有1名学生缺考全部课程考试,参加全部课程考试的学生数,即有效学生数,为136人。从班级来看,1班的有效学生数比实际学生数少2人,其他3个班级,有效学生数与实际学生数一致,即没有缺考学生。具体结果见表1。
2.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对136名有效学生的408份试卷成绩进行整理,结果见表2。从“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成绩来看,处于90~100分数段间的学生最多,有73名,占53.68%,不及格人数有11名,占8.09%;“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成绩,处于60~70分数段间的学生最多,有43名,占31.62%,不及格人数有35名,占23.97%;“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成绩,处于70~80分数段间的学生最多,有53名,不及格人数有18名,占13.24%。经卡方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表1 三门课程考试试卷数和有效学生数
表2 三门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3.各班级课程考试成绩方差分析。对考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方差组分结果显示:3个因子内各水平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四个班级三门课程考试成绩的方差组分分析注:**表示差异极显著
对考试成绩进行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三门课程中,四个班级的《养猪与猪病防治》成绩均为最高,与其他两门课程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具体结果见表4。
4.问卷调查。期末考试结束后,在云班课上随即对四个班级137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答卷137份,回收率100%。问卷设置了10个评价问题。结果显示,92%的学生对云班课使用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9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9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效率。具体结果见表5。
表4 四个班级三门课程考试成绩情况注:“/”前同行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5 四个班级对云班课的主观评价注:括号内数字为百分比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网址: http://www.ctllyyyyj.cn/qikandaodu/2021/0204/554.html
上一篇: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马铃薯种植中钾肥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