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教学在医学实习生的妇产科实习过程中存在重要意义,然而,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实习时长大多不长,而且,现今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人数增加,但带教教师人数并不充足,进而难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1]。所以,选择有效临床教学方法为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实施带教存在重要价值,促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保障[2]。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涵义是制定疾病相关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学习方案后予以教学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将医学实习生的医疗教学效果加强,近年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妇产科医学实习生教学中渐渐被使用[3]。以下将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于本医院妇产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2 名医学实习生用作这次统计数据值指标资料,分析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选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效果以及价值,期望为妇产科教学将一定参考和依据提供,进而促使妇产科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获得提高。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于本医院妇产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2 名医学实习生纳入样本指标研究资料,分组方式选用随机双盲法,各个组别均入组31 名医学实习生,全部为女性。对照组:平均年龄(23.)岁;实验组:平均年龄(23.)岁。评比各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上述数据值指标资料,各组数据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带教教师参考妇产科教学大纲情况,明确妇产科具体教学目标,为医学实习生讲解妇产科有关知识,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听取知识讲解,并且,医学实习生提问自己所存在的疑惑以及问题情况,带教教师予以详细解答等。
1.2.2 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方法 带教教师为妇产科医学实习生下发制定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案,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步,详细介绍妇产科疾病知识、诊断方法、治疗计划等,增强医学实习生对妇产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步,医学实习生参与妇产科查房,了解患者病史状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测情况,让妇产科医学实习生搜集有关文献资料,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予以联合,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步,让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参加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组探讨,讲解具体治疗方法和注意项目等。第四步,让妇产科医学实习生讨论,让医学实习生讲述自身观点,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针对存在的疑惑提问问题,带教教师仔细回答相关问题,且予以总结和分析。
1.3 有关指标
评比各个组别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方面核查分值、实践方面核查分值、教学情况满意统计值,分析各个组别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情况(包含觉得能够提升动手能力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人数、觉得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人数、觉得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方面核查分值、实践方面核查分值为计量资料,采取()形式表述,使用t检验,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情况满意统计值、觉得能够提升动手能力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人数、觉得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人数、觉得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人数为计数资料,采取例(%)形式描述,采用χ2检验/Fisher 精确概率,数据均录入SPSS 23.0 进行检测,P<0.05 时各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方面核查分值、实践方面核查分值
计算数值比较后,实验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方面核查分值、实践方面核查分值对比于对照组指标评价结果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方面核查分值、实践方面核查分值评估(分,)
2.2 观察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情况满意统计值
计算数值比较后,实验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情况满意统计值对比于对照组指标评价结果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观察妇产科医学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情况
计算数值比较后,对照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觉得能够提升动手能力有15 名,觉得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有18 名,觉得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有15名,觉得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16名,觉得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有18 名,实验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觉得能够提升动手能力有29 名,觉得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有30名,觉得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有29 名,觉得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29 名,觉得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有30 名,实验组妇产科医学实习生觉得能够提升动手能力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人数、觉得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人数、觉得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数、觉得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人数对比于对照组指标评价结果上升,各组数据分析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3、13.286、15.343、13.697、13.286,P=0.000、0.000、0.000、0.000、0.000 <0.05)。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网址: http://www.ctllyyyyj.cn/qikandaodu/2020/1228/510.html